顶尖青年科学家的4种“人设”:猎手、矿工、外交官与花匠
在你眼中,顶尖青年科学家是什么形象?
如果用一种职业来形容他们的性格,你会想到什么?
是善于发现并追逐目标的“猎手”,自信而勇猛?
是在自己热爱的领域持续深耕、攻坚克难的“矿工”,坚韧而富有耐心?
是享受交流、擅长合作共赢的“外交官”,热情且充满魅力?
还是习惯自我求索、追求完美主义的“花匠”,以艺术之心来打磨科学之果?
不久前,在2024“可持续发展青年科学家奖”的颁奖典礼上,记者就惊喜地发现了以上“人设”。它们从4位获奖人身上呼之欲出。围绕这些“人设”的形成,《中国科学报》对4位中外获奖人进行了专访,听他们讲述了4段形色各异但殊途同归的科学人生。
余桂华
目标坚定、执行力强悍的敏锐“猎手”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教授余桂华拥有令人羡慕的履历。看起来,他似乎是那种“一路开挂”的科学家。在获得2024“可持续发展青年科学家奖”之前,余桂华就因其出色的科研成果和教学成就,获得过80多项国际性荣誉。
余桂华团队的重点研究方向是新型功能化纳米材料的精确设计及绿色合成,尤其聚焦于能源和环境凝胶材料的开创性研究。由他们研创的太阳能水凝胶技术为清洁水生产提供了可持续而高效的解决方案,使农业不再那么依赖于地理和水文条件。
“我是在山区长大的,那里水资源比较紧缺。我记得爷爷奶奶常常需要步行二三十分钟才能到小溪取水。成长在那样的环境中,我对清洁水源的重要性有深刻的感触。”余桂华在接受采访时说。
上中学后,余桂华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9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录取,主修物理化学。2003年本科毕业后,余桂华前往哈佛大学继续深造,于2009年拿到材料化学的博士学位。随后又在斯坦福大学鲍哲南教授和崔屹教授的实验室做了3年博士后研究员。2012年,余桂华正式加入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现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机械工程系冠名讲席教授。
在物理学、化学、材料学、机械工程等领域的跨学科研究经历,使余桂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术风格。“这在无形中培养了我多思考多交流多合作的意识和习惯。”余桂华说。他鼓励年轻人要勇于“踏出舒适区”,去尝试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知识方法。
“如果不跳出原来的研究舒适区,就很难发现自己的极限在哪里。”余桂华提到自己的一位同事约翰·班尼斯特·古迪纳夫,后者是迄今最年长的诺贝尔奖获得者——97岁时因与他人共同发明锂离子电池而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余桂华永远记得古迪纳夫常对后辈们说的话:“想有更好的发展,就一定要打破舒适区,并有动力和耐力去攻坚。”
近年来,余桂华团队在多功能凝胶材料方面取得了多项突破性科学进展。“越是迷茫的时候,越是要让自己慢下来认真思考。青年科学家一定要有自己做研究的一条主线,明确什么是自己的核心优势,并努力将核心优势保持下去,运用在解决重要的科学技术问题之上。”余桂华对《中国科学报》说。
在余桂华看来,加强跨学科的知识积累,培养多学科的思维方式,能够帮助青年科学家在科研中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我爱人一直从事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粮食安全、可持续性农业等相关项目工作,帮助我扩充了很多可持续性发展在社会学、经济学上的视角。”
至于奖金,余桂华早已和妻子商量好了用途。“我们会把奖金捐赠给公益机构,用于推广可持续性科技以提高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为其提供可负担的创新技术来持续获取干净水源,改善卫生健康环境,同时提高农业产量和水资源的使用效率!”
郭少军
志向高远、攻坚克难的坚韧“矿工”
作为科学家,郭少军身上有种罕见的“工程师”气质。他为人低调、不喜言辞,工作起来一丝不苟。在同事和学生眼中,郭少军是位典型的“实干派”。
这种性格或与郭少军的研究经历有关。2005年,郭少军从吉林大学材料化学专业本科毕业后,被保送至中国 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攻读分析化学研究生;博士毕业后他前往美国布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年作为奥本海默杰出学者进入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工作。2015年,郭少军回国加入北京大学,现任北京大学博雅 特聘教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 院长聘教授。
在188体育官网: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5年多时光,对郭少军而言意义非凡。188体育在线:著名分析化学家、188体育官网: 院士汪尔康是他读博期间的导师,也是科研路上对他影响最大的人。老一代科学家们一生做好一件事的“匠人”精神深深感染着郭少军,也在冥冥之中帮他树立起了不畏险阻、百折不挠的攻坚品格。
郭少军主要从事燃料电池、氢能及二次电池关键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因在这些领域的显著成果,他2014年—2024年连续11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首届科学探索奖、中国青年科技奖、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北京卓越青年科学家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等重要奖励与荣誉。
如果用两个关键词来形容郭少军团队的风格,那便是“高产”和“硬骨头”。在学术论文方面,他们是名副其实的“高产”团队,共计在Nature、Science等高影响力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在工程技术方面,他们又是出了名的愿意啃“硬骨头”,在燃料电池和电解水制绿氢核心技术上取得了多项突破性进展。其中,经他们团队研制的核心催化剂与膜电极反应器性能主体在国际上达到领先水平。
“想在这个领域做出成果,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成果转化任何一个环节都要有深厚的积累。”郭少军说,这也是他选择加入北京大学的原因之一。“北大具备基础学科及交叉学科的优势,拥有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均衡发展的良好环境,是从事交叉研究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最为理想的平台。”
9年来,在北京大学的支持下,郭少军带领团队一直奋战在氢能催化科学与关键技术攻关的最前沿。“我们期望将这些前沿技术尽快实现规模应用,这是团队未来5年的目标。”他坚定地说。
西蒙·高斯林
勇于跨界、热爱交流合作的“外交官”
初见西蒙·高斯林(Simon Gozling),他出色的表达能力令人印象深刻。在2024“可持续发展青年科学家奖”的颁奖典礼上,他全程脱稿,洋洋洒洒地发表了一小段演讲,引来台下阵阵掌声。“我不是那种典型的‘实验室科学家’,我的好友清单上有很多不同领域的人,比如政治家、商人、甚至艺术家等。”西蒙·高斯林对《中国科学报》说。
西蒙·高斯林非常享受交流和表达的过程。恰好,他所在气候科学领域又是一个很需要讲故事的领域。西蒙·高斯林领导的项目大多具备浓重的跨学科色彩。他擅长以严密的科学证据为基础,为气候变化重大行动提供政策依据,在全球决策者和不同学科科学家之间搭建起重要桥梁。
在签署2015年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的联合国会议上,西蒙·高斯林直接向谈判代表提供了关于设定全球变暖限制的社会环境及经济效益的科学证据,在支持欧盟的气候变化适应战略和碳中和政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西蒙·高斯林也因其在跨学科领域及气候变化相关政策推动方面的卓越贡献,被评为全球1000名最具影响力的气候科学家之一,并荣获劳埃德风险科学奖(气候变化类别)。
“气候变化方向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跨学科。解决一个气候变化的问题需要和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人合作,比如物理、化学领域、环境科学及生态系统领域等。此外,向经济学家了解气候变化对经济的影响也是必要的。因为气候变化是目前全世界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关系到全人类的未来。”
西蒙·高斯林解释说,在与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专家合作的过程中,他发现每个学科都有各自的技术语言,有时很难将不同学科的人有机结合在一起来解决问题。而他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尽可能多地促成更多跨学科、跨领域的国际化项目,推动气候变化相关问题更好、更快解决。
在被问及100万元奖金的使用计划时,西蒙·高斯林笑道:“我想利用这笔资金帮助自己在工作中提高一些实用技能。”在他的日常工作中,科学传播占据了很重要的一部分。如何让科学理念、科学数据及研究成果更好地“流向”那些气候变化相关的关键决策者,是西蒙·高斯林经常思考的问题。一些情况下,他甚至需要与设计师、画家、音乐家等艺术从业者进行深度合作,学习科学传播相关技能。
2024“可持续发展青年科学家奖”荣誉和100万元奖金,无疑会帮这位“外交官”科学家打开更多交流合作的窗口,为全球气候治理与行动贡献力量。
达米安·沃伊雷
内核稳定、追求完美的“花匠”
用当下最火的“MBTI”16型人格来形容,达米安·沃伊雷(Damien Voiry)是个典型的“i人”,安静、内向。
他是法国蒙彼利埃大学教授,多年来专注于将基础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解决方案紧密结合。达米安·沃伊雷团队的工作重点是扩大用于重要化学品工业生产的二氧化碳电解规模,设计用于水净化的先进二维材料膜。二氧化碳回收也是他们的主要研究方向,特别聚焦于将碳捕获转化为化学品用于生产的可持续途径。
达米安·沃伊雷团队近年来取得了很多突破性成果。他们通过探索金属催化剂中氧化态化学计量、晶界密度和催化效率之间的关系,取得了改进二氧化碳转化的重要发现;在水净化方面,他们利用二维材料的独特性能,设计出了具有优异渗透性和选择性的纳米层压膜,为清洁水提供节能解决方案。这些成果令达米安·沃伊雷获得了蒙彼利埃联合国创新奖、2022年法国化学学会(SCF)青年化学家奖、2021年IAAM科学家奖章等荣誉。而2024“可持续发展青年科学家奖”是达米安·沃伊雷获得的第一个国际性奖项。
回顾自己的学术生涯,他认为最困难的时期是加入蒙彼利埃大学的前两年,那时他手头的经费有限,却要努力搭建自己的实验室。所以他尽可能地多申请项目,为自己的团队争取经费。幸运的是,他得到了来自欧盟的一项重要资助,“那标志着我独立事业的开始”。
在达米安·沃伊雷看来,自己属于“花匠”型科学家。他自称是个完美主义者,希望每一项研究成果都能尽善尽美。“有时为了追求极致的完美,我甚至会耽误发表论文。”达米安·沃伊雷笑道。他说,自己的研究动机向来集中于科学机理层面,他非常享受所有实验、数据都指向相同结论的感觉,那意味着他离 真相又进了一步。
“不但有用,还需要有意义。”达米安·沃伊雷这样概括他对“好研究”的评价标准。
目前,这位法国科学家正带领团队主攻3个课题:电转化二氧化碳以生产乙烯和一氧化碳、电解水以生产氢气、用于水净化的新型膜研制。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开发出不含稀有元素、易于制造的新型材料,并在理想情况下,为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实用的解决方案。
尽管每位获奖人都有其最鲜明的个性、最恰如其分的“人设”,但交流下去就会发现,他们其实都是4种人设的结合体:
面对科研工作,他们目标清晰、执行力强悍;面对复杂难题,他们深耕数年、百折不挠;面对跨界合作,他们开放热情、善于创新;面对科学本身,他们志向高远、梦在千秋……又或许,顶尖青年科学家的人格魅力远不止于此。但无论是怎样的个性、怎样的形象,无论身处何处、走过怎样的路,他们的归宿都只有一个:惠泽全体人类的真理。
想成为顶尖青年科学家的你呢?你的理想“人设”是什么?
分享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