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88体育官网 > 正文

课堂前排未坐满就罚最后一排学生,高校这么干对不对?

 作者:李思辉 来源:中国科学报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3/11/26 10:12:17 字体大小:

近日,全国多地高校开展了学风建设活动,其中部分高校着重强调了“对学生上课不坐前排现象进行检查”,更有高校明确规定“前排未坐满则记最后一排违规”,类似规定引发热议。

毋庸讳言,在188体育在线:相当一部分大学里,上课出勤率不高、学生听课不认真、不愿坐前排等现象屡见不鲜,影响了课堂教育的成效。多地教育部门、有关高校出台措施,督促学生“坐到前排来、把头抬起来、带着教材来、提出问题来”,目的是以行政干预的强约束,促使学生认真听课,提升学习氛围、提高教学成效,用心不可谓不良苦。

人都有惰性,对学生严格管理无可厚非,只是大学的教学管理需要具体到学生坐不坐前排、记不记笔记、抬不抬头等细节上吗?

如果对业已成年的大学生采取事无巨细、动辄得咎的管理手段,能否行得通、会不会招致反感,导致事与愿违?正如一些大学生在网上提出的诘问:“坐前排就一定比坐后排更认真吗?”“前排没人坐难道都是学生问题吗?”

在很多大学生眼里,根据个人喜好选座位,本身就是一种应予尊重的自由选择的权利。更有学生把是否愿意出勤、是否愿意往前坐,看成是对不同授课老师教学质量的一种“评价方式”。

实际上,现实教学过程中,即便是同一所学校的同一批学生,“坐前排”的积极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老师的课,上课的学生稀稀拉拉,前三排几乎空无一人;有的老师的课,却大受欢迎,讲台下挤满了人。比如,2021年,武汉大学一门《恋爱心理学》课程爆火,听课同学太多,教室内挤不下,有的学生在教室外爬窗听课;国防科技大学教授黄思训,40余年手写板书,76岁仍伫立讲台,在他的课堂上,学员总是挤满教室;188体育官网: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教授赵彤的课几乎每次都是“爆款”,有时连过道也会被挤满……可见真正让学生感兴趣的课、觉得有收获的课,并不用担心“前排无人”;而那些“一个课件管N年”,只顾照本宣科的课,学生能来就不错了。

因为工作原因,笔者曾应邀到多所大学进行讲座交流,一个切身感受是,大学课堂要想前排上座率高,一是授课要有趣、有用、有价值,二是学校学习风气要好。在一些学风浓郁的大学里,学生如饥似渴的学习状态对授课的老师也是一种鞭策和感染。

此外,大学的教室等硬件条件的合理布局也很重要。美国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很多大型教室被设计成阶梯形、半圆形、U形教室,中间一块马蹄形的空地留给教授做讲台。相对于传统的教室布局,这样的教室一定程度淡化了前排、后排的区别,更便于师生互动交流。近年来,在北京大学等部分国内高校里,类似的教室也越来越多。这也提示我们,在解决一些现实的教学管理问题的时候,不妨从提升教学品质、优化设施服务等多方面想办法。

大学是求学的殿堂,国家宝贵的教育投入很大一部分折算到了大学的每一堂课上,“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现象应该尽快扭转。因此,引导学生认真听课、争取往前排坐是理所应当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教学有其内在的逻辑和规律,不能简单粗暴地用行政手段“一刀切”。

尤其是,在学生是否坐前排、是否做笔记、是否抬头等具体要求上,可以引导、不宜强迫。至于明确要求学生干部带头坐前排,“若前排未坐满,由学委将最后一排同学名单记录,汇报给任课老师和辅导员”“学生多次坐后排将要求家长到校‘陪读’”等等,显然用力过猛、不宜提倡。

“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从以往的教育改革实践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从根源想办法,往往很容易陷入形式主义的误区中,沦为一种瞎折腾。对此,各地有关部门、相关高校还需保持清醒和警惕。

信源地址:/html/shownews.aspx          
分享1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